将课堂搬进自然,在数字化里探索生命的奥秘

发布日期:2025-04-03

少儿科普研学实践教育基地打破传统自然研学模式,结合创新型科技互动玩法,在充分发挥花都湖自然资源优势的基础上,通过“智慧研学+生态研学”,为花都青少年儿童创建了科普研学的好去处,为花都区加快推进儿童友好城市建设赋能,探索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“花都样板”。




在互动桌面上随意画出蝴蝶的轮廓,AIGC会自动生成一只漂亮的蝴蝶,轻轻点击“上屏”,墙面显示屏立刻便出现一只翩翩起舞的蝴蝶,扇动着翅膀,在美丽的花都湖画卷上自由飞舞;带上MR头显,利用手中的设备与虚拟的海洋生物来一场互动;拿起手中的AR卡片,在互动设备上开展趣味的知识关卡……“华南国家植物园花都园区——少儿科普研学实践教育基地”项目建设完毕,并于2023年12月初开始试运行。


少儿科普研学实践教育基地打破传统自然研学模式,结合创新型科技互动玩法,在充分发挥花都湖自然资源优势的基础上,通过“智慧研学+生态研学”,为花都青少年儿童创建了科普研学的好去处,为花都区加快推进儿童友好城市建设赋能,探索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“花都样板”。


应用数字化智慧体验,

赋能花都湖少儿研学教育



少儿科普研学实践教育基地运用AR、MR、AIGC等科技手段,打造集“科技、自然、艺术”为一体的研学体验课程丰富儿童数字研学体验,应用数字化内容赋能儿童友好城市建设。


AIGC元宇宙研学室

学生们绘出心中的“美丽花都湖”


位于岭南园11号楼的AIGC元宇宙研学室,是国内较早应用元宇宙AIGC技术进行科普研学的特色项目。屏幕左侧有“小鸟、小鸡、小草、小鱼、蝴蝶”五种选项,孩子们可以在触摸画桌上自由创作,运用AIGC技术将草图生成完整的动植物图像,“上屏”后动植物的动画形态实时呈现在墙面画卷上,是互动创作与沉浸式体验相结合的趣味研学。




AIGC画卷绘画流程


AIGC是人工智能技术的一种应用,是利用大模型的跨模态综合技术能力的新一代内容产出方式。本项目将基于Stable Diffusion扩散模型实现文生图+图生图,结合lora自训练微调模型快速生成适合的风格模型,运用数娱科技自研多种AI处理算法,进行图像及动画生成。


除此之外,AIGC元宇宙研学室的墙面以童趣风格的花都湖风景画面为底,图文介绍关于花都湖湿地、珠三角水鸟生态廊道、生态修复等湿地知识,让学生们进一步加深对花都湖湿地的了解。


学生带上头显,在MR虚拟空间中尽情探索生物世界


MR体验室包括了3大主题共25款MR研学内容。学生通过MR设备开展场景遨游,既能走进全息博物馆,又能进行科普大发现,还可以开展MR科学探索课。


MR混合现实技术与自然教育内容相结合,

不但能够为孩子们提供高互动性教学课程

同时以沉浸式智慧教育拓展传统教学模式,赋能研学意义。



带上头显,进入MR自然世界。在虚拟海洋空间中,你可以与海豚进行草环互动;也能用手中的“光”“打亮”鲸鱼身体,看心脏跳动、看游动时骨骼模样;还能与水母来一场声光互动……无论是正在体验的学生,还是通过屏幕观看互动的学生家长们,都沉浸在由MR打造的虚拟生物世界中。



AR动植物研学课程是数娱科技通过AR技术,将动植物知识以AR动画、游戏关卡、互动答题等形式展现给学生。每张卡片都有着不同的知识内容,孩子们既能在课堂上“学中玩、玩中学”,了解植物的生长、动物的习性等内容,课后也能通过智能设备扫描卡片上的二维码进行学习。


了解种子植物,可以从它的“根、茎、叶、花、果实、种子”开始。

点击“复原”,原来这是一株美丽的茶梅。


移动屏幕上的种子完成植物传播分类

放大旋转观察植物的细节;

拖拽食物完成动物投喂……


除此之外,与之相关的文学知识也通过简单的互动内容教授给孩子们,例如将“鸠占鹊巢”这个成语转化为一个简短有趣的小动画,配上简单的文学问答,清晰明了地将知识传达给大家。简单几步操作,结合AR技术实现科技型互动式教学,让课堂“活”起来



研学录影室整体空间营造出童趣动物森林的氛围,配置研学录影装置,记录下孩子们的所说所想所感,又或者是参与研学的家庭小纪念。扫描屏幕下方的二维码,即可将研学录影内容轻松带走。





点击开始录制,屏幕中还会出现许多飞舞的蝴蝶,让整个录影视频更增添自然氛围,贴合绿色主题。


科技与自然相结合,

让动植物研学更具意义



少儿科普研学实践教育基地的研学课程分为两大板块:植物篇和动物篇。


研学基地植物篇位于湿地宣教中心,从植物细胞到种子、植株、再到整个花都湖植物系统,从室内到户外,从观察到实践,还通过电子显微镜、真实植物种子标本、3D全息光流屏、植物科普灯箱等多样化研学设施,让学生从各个维度了解植物世界。


左右滑动查看更多


研学基地动物篇设在岭南园10-11号楼,具有岭南特色的建筑也饱含着浓厚的花都湖特色。在对花都湖鸟类有了初步印象后,学生们学以致用,尽可能保持安静地用手中的望远镜去观察游鸟,在不惊扰动物的前提下进入观鸟课程,并不时在研学手册里记录所看到的内容。


授课老师指导学生观鸟


逃离都市的喧嚣与压力,在自然中发现、探索、学习、记录。放慢匆匆的脚步,静下心来,用眼睛细细观察身边的花草树木,用双手缓缓触摸植物的纹理脉络,发现自然的美好;闭上眼睛,听鸟儿清脆的啼叫、翅膀扇动的风声,感知生命的力量。自然里还有许多未知的奥妙如盲盒般静候开启。



广东花都湖国家湿地公园

少儿科普研学实践教育基地位于广东花都湖国家湿地公园之中,占地面积约3000平方米。花都湖国家湿地公园地形多样,土壤适宜,水源充足,集生态保护、环境教育和市民休闲娱乐功能于一体,配套基础设施完善,花都本地特色浓郁。研学课程分为植物篇和动物篇两大板块


项目依托花都湖湿地公园的自然资源和环境优势, 打造了集科学教育、 自然科普于一体的研学实践基地。